9月25日至26日,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4)在北京召开,并正式发布《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2023)》。该报告是此次高峰论坛发布的重要成果之一,由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共同编制,为中英文双语出版。
《报告》共分8个部分,分别介绍了2023年中国交通运输在基础设施、交通装备、运输服务、开放合作、安全应急、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交通治理方面取得的发展成就。涉及公路交通相关领域的重要成就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基础设施
——加快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2023年,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稳步推进,进一步优化布局、结构、功能,加快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截至2023年末,全国公路里程543.7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8.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8.4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0.6万公里;二级以上公路里程76.2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9万公里;农村公路里程459.9万公里。
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多渠道落实建设资金,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年完成交通固定投资39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公路完成投资28240亿元,比上年下降1.0%。公路建设投资中,高速公路投资比上年下降1.9%,普通国省干线、农村公路投资比上年分别增长1.0%和0.7%。
2017-2023年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变化情况
交通装备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保持全球首位
2023年,中国交通装备供给能力总体稳定,智能绿色制造、安全高效清洁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保等技术加速应用,交通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空天信息等领域前沿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装备绿色化、专业化水平持续提高。
截至2023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33618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714万辆。全国拥有公路营运汽车1226万辆,比上年末增长0.3%。
2023年,全国汽车产量3016万辆,比上年增长11.6%,连续三年实现正增长。其中,乘用车产量2612万辆,比上年增长9.6%;商用车产量404万辆,比上年增长26.8%。
截至2023年末,全国公路新能源营运货车4.9万辆,比上年末增加2.9万辆,增长146.7%;新能源营运客车3.6万辆,比上年末增加0.6万辆,增长21.0%。
2023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9万辆和950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35.8%和37.9%,连续9年保持全球首位。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汽车产量比重为31.8%,比上年提高6.0%。
交通装备呈现出更加大型化、专业化的趋势。截至2023年末,载货汽车平均吨位14.7吨/辆,与上年末基本持平;大型营运载货汽车平均吨位22.3吨/辆,比上年末提高0.5吨/辆,增长2.3%。截至2023年末,公路专用货车68.7万辆,比上年末增加5.3万辆,增长8.3%;牵引车370.4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6.2万辆,增长4.6%;挂车373.2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1.8万辆,增长3.3%。
运输服务
——高速公路货车流量比上年增长8.7%
中国以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核心,以解决与人民群众关系最密切、需求最迫切的问题为着力点,交通物流保通保畅持续强化,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加强,出行服务品质有效提升,无障碍化和适老化等便民利民水平持续提高。
2023年,全国完成营业性货运量547.5亿吨,比上年增长8.1%;完成货物周转量 24.1万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3%。其中,公路全年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03.4亿吨,比上年增长8.7%;完成货物周转量7395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9%。高速公路货车流量比上年增长7.6%。
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加快推进。持续推动运输结构优化调整,推动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持续深化。1100余个县已开展农村客货邮融合业务,开通客货邮融合线路1.1万余条,全年客车代运邮件快件超2亿件。
旅客运输规模恢复性增长。2023年,全国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612.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0.7%。其中,公路全年完成人员流动量565.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6.1%。
同时,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加强了客运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无障碍交通设施建设,推进无障碍交通设备配置。
2017-2023年公路营业性客运量及其增速变化情况
安全应急
——行业风险隐患治理能力不断增强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推动行业安全发展,着力提升安全防控水平,行业风险隐患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聚焦安全生产突出问题,扎实开展“13+2”项专项治理任务,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公路方面,改造公路危旧桥梁10835座,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2.36万公里。扎实推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平安工地建设全覆盖。
交通运输部综合调度指挥中心完成改造升级,加强调度与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成立交通运输重要基础设施汛期安全防护工作专班和支持北京、河北等地防汛救灾工作专班,累计投入抢险人员近5万人次、抢通灾毁公路约1万公里。启动“杜苏芮”“泰利”等台风交通运输防御响应15次。完成京津和东北等重点受灾地区防汛抗洪救灾交通运输保障工作。
科技创新
——交通运输科技自主可控水平进一步提升
坚持科技赋能,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打造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加快推进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交通运输新装备、新技术加速应用,行业科技创新基础保障不断完善,交通运输科技自主可控水平进一步提升,为中国交通科技发展构筑坚实保障。
开展“青藏高原冻土区公路路基治理改造技术”等45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交通运输领域专项项目。完成10个科技示范工程验收,新立项8个科技示范工程,探索建立支撑贯通勘察设计、施工运维、监测检测全过程的科技攻关方案。持续推进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推动开展一批涉及5G网络应用等技术的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
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加快。印发《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深化32个在役干线公路基础设施与安全应急数字化试点项目实施,完成274座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京雄高速河北段、沪杭甬高速杭州绕城西复线、成宜高速等一批智慧公路建成运行。
绿色发展
——持续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完善总体设计,进一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进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交通运输结构,着力提升交通生态环保水平和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
组织实施绿色低碳交通强国专项试点、公路水路典型运输和设施零碳试点,加快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工作。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加快推动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3年末,全国84.4%的服务区配建充电设施,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充电数量达2万个。
开展公路沿线绿化行动,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可绿化里程绿化率分别达到93%和85%。
推动公路等领域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线位等资源,统筹多功能通道建设,引导不同方式、不同等级的线性交通基础设施共用通道,改扩建工程充分利用既有走廊和原有设施。加强公路沿线土地资源保护,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废旧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分别达到96%和90%。
交通治理
——交通运输行业治理现代化基础进一步夯实
坚持依法治理、系统治理,交通运输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基本建立,行业重点领域改革加速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逐步形成,交通发展软实力稳步提升,为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治理现代化夯实基础。
《交通运输法》等5部法律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农村公路条例》等重点法律法规,加快立法进程。制修订出台《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等25件部门规章。截至2023年末,已基本形成了包括9部法律、45部行政法规、290余件部门规章及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的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交通运输各领域均有专门法律,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
综合交通运输、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领域发布国家标准92项、行业标准195项、地方标准341项。截至2023年末,现行有效国家标准908项、行业标准3145项、地方标准2405项。发布《公路隧道抗震设计规范》等40项标准外文版。截至2023年末,共发布555项交通标准外文版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持续推进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等改革,健全执法规范化长效机制深化“四基四化”建设,促进执法与业务融合,开展区域执法协作试点示范,实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联网对接。收费公路改革稳步推进,持续推动《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工作。交通投融资改革协同推进,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新机制,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11只交通运输领域项目REITs正式发行上市。“以奖代补”政策实施成效显著,支持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新改建里程19.3万公里、新增通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乡镇512个、新增通硬化路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3.2万个,支持普通国道养护1.2万公里、普通省道养护1.1万公里、农村公路养护5.2万公里。
交通发展软实力不断提升,讲好新时代交通故事,做好深中通道等重大工程、春运和国庆等节假日交通运输服务保障系列主题宣传报道,每年组织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持续开展“我家门口那条路”等新媒体宣传。
2023年,3名交通个人(团队)获评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工程师奖”,114个交通集体获评“第21届全国青年文明号”。开展了最美公路人、最美海上搜救人、最美公交司机、最美海事人等推选和宣传。
【审校:陈露】
-买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