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印发的第5年。《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基础设施规模质量、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均居世界前列。
5年来,交通强国试点建设持续推进,桥梁飞架、隧道通畅、路网越织越密……截至2024年6月,交通运输部组织109家单位开展了516项交通强国试点任务,累计开展66项试点任务验收工作,40项试点任务已完成验收评估。
其中,我国还有一批交通特色鲜明、学科实力强劲的高校,助力国家交通运输事业由大向强迈进。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大连海事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0余所高校凭借深厚的实力和卓越的贡献成功入选交通强国试点,担起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探路子、摸方向的时代重任。
那么,这10余所高校启动的交通强国试点建设研究,又有哪些与公路交通领域相关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工业大学
城市道路绿色建养与智能运维技术研究
试点内容:研究城市道路绿色建养铺装技术、智慧城市道路设计理论与新技术。推动城市道路服役健康智能化监测预警平台建设。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城市道路绿色建养与智能运维技术研究取得积极进展,并开展工程应用验证。初步建成城市道路服役健康智能化评价平台。
通过3~5年时间,城市道路绿色建养与智能运维技术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城市道路绿色建养技术取得良好应用效果。提出智慧城市道路设计典型应用方案。建成城市道路服役健康智能化评价平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智能交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试点内容:以智能交通为主线,开展以课堂教学为引导、科技创新训练为平台、科研实践活动为载体的科技创新课程建设。优化交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基地培养”和“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建设“空地融合”人才培养平台,加强交通前沿科研实践研究。建设智能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教学实验实践平台。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建成车路协同、空地协同和空地融合的课程体系。智能交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初步形成面向交通强国建设的教学实验实践平台及运行管理机制,实现实验实践课程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通过3~5年时间,建成具有北航智能交通特色的一流教学平台基地,“产学研”一体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取得实效。常态教学数据监控及信息反馈机制更加完善,形成学生、教师、督导等多维度教学评价体系,毕业生质量跟踪长效机制基本健全。在智能交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
智能交通关键技术研究
试点内容:开展综合交通大数据多源感知与实时协同处理技术、机场飞行区智能网联运行与安全风险管控、车路协同环境下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及决策优化与安全控制研究。开展大型露天矿区无人驾驶运输服务的场景应用研究。建设交通工程科技智库。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力争建成软硬件一流、模式先进的车路协同实验实践平台。初步建成大数据管理子平台、网络化协同空管子平台、车车通信仿真模拟子平台、车路信息综合服务子平台。基本完成车路协同特色的交通科技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创建1~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培育输送一批智能交通管控与车路协同领域的专业人才。
通过3~5年时间,全面建成大数据管理子平台、网络化协同空管子平台、车车通信仿真模拟子平台、车路信息综合服务子平台,面向典型应用场景的智能交通管控与车路协同综合研究平台基本完成建设,在车路系统高度耦合、协同联动方面的研究能力明显提升。基本实现基于5G通信的大型露天矿区无人驾驶运输场景推广应用。交通工程科技研究智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智能交通管控和车路协同方面咨政建言能力显著增强。
北京交通大学
综合交通网络协调运营与服务研究平台建设
试点内容:开展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城市群综合交通协同组织与资源配置、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管理、空铁联运协同组织优化、突发事件下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应急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建设综合交通网络协调运营与服务研究平台,打造综合交通运输智库。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综合交通运输相关技术研究取得明显进展,在综合立体交通网作用机理、综合立体交通网一体化规划关键技术等方面形成系列研究成果。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与相关单位联合研发、成果应用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能力不断增强。综合交通运输智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在综合立体交通网一体化规划和协同运行等方面形成一批高质量智库建言成果。
通过3~5年时间,基本建成综合交通网络协调运营与服务研究平台,综合交通运输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在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建设、运行服务、韧性提升方面形成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行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力争形成相关标准规范。
国际交通人才培养
试点内容:传承中国交通文化,大力培养国际交通人才。开展来华留学及涉外培训工作,加强国际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教材谱系建设,大力培养“一带一路”国家交通人才。实施校园科技创新人才育引计划,深入推进用人制度改革,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加强交通领域国际科研合作交流。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国际交通人才培养成果显著,基本建成多层次国际交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一带一路”交通领域国际人才培养数量不断提升,高水平交通科研团队建设初见成效。
通过3~5年时间,基本建立多层次国际交通人才培养体系,国际交通人才培养数量大幅增加,国际交通科技合作项目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水平交通科研团队,国际合作项目成果显著,承担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能力明显提升,交通科研领域国际交流程度显著增强。
同济大学
交通基础设施韧性提升关键技术
试点内容:研究交通基础设施韧性与交通网络系统运行耦合演化机理,揭示工程韧性演化机理和自然灾害下韧性变异与演化进程,搭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系统协同运行仿真系统。研究交通基础设施韧性评估与提升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研究自然灾害与突发事故下交通系统运行状态评估与系统恢复决策技术。研发交通基础设施韧性评估与风险防控仿真系统与应用示范。总结形成交通基础设施韧性设计理论与方法。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建立交通基础设施韧性评估基础理论与技术,形成路网级和工程级基础设施韧性提升方法。
通过3~5年时间,形成交通系统功能损失与交通迟滞精准评估技术和灾变情况下基础设施系统恢复决策技术,完成交通基础设施韧性评估与风险防控仿真系统研发,在长三角地区高速公路网中得到大规模推广。提出交通基础设施韧性设计理论与方法。
综合交通低碳化发展关键技术
试点内容: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经济成本与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技术,提出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开发碳排放计算和综合效益评价自动化软件或平台。研究碳积分(碳交易)制度下的出行行为精准激励技术。构建政府—企业—居民协同共治的道路交通碳交易机制。研究碳排放约束下的柔性共享客运组织技术、面向交通与能源两网融合的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布局和系统管理技术、交通能源替代技术及社会经济评价、低碳导向的智能网联混合车流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碳约束的货运结构及组织运行优化技术、综合交通碳排放及驱动力动态监测与反馈调控技术、绿色节能运输装备推广应用技术与政策等。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综合交通低碳化发展关键技术研发取得有效进展。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碳排放监测、低碳交通运行控制技术、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形成初步成果。完成虚拟仿真集成平台升级及开发测试,在部分地区完成小范围实践应用。
通过3~5年时间,综合交通低碳化发展关键技术研发取得显著进展,在系统碳排放监测、低碳交通运行控制技术、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交通碳排放监控及综合调控措施方面形成系统研究成果。建成具备应用条件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协同规划与政策仿真集成平台,形成一批具备推广应用价值的典型案例。
道路交通系统本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
试点内容:研发“广域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车内外视频检测”结合的全要素运行监控装置,研发具有自主产权的高频率雷达芯片。研究交通参与者行为,构建道路运行视觉环境与驾驶行为谱系模型,研究考虑人因随机性及系统容错能力的人—车—路—管理道路交通系统设计及运行安全评价方法。研发驾驶行为引导及干预技术与装备、面向容错目标的道路交通运行安全风险控制技术与装备等。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解析“人—车—路—管理”多要素安全影响下的交通系统风险演化机理,形成本质安全的理论体系;形成“设计—管理”全尺度、“人—车—路—管理”全要素、“实时—全工况—全场景”全周期的交通安全评价定量解析方法;编写安全评价与管控规范草案,形成一定规模的应用;建设示范工程,实现示范工程运行安全水平显著高于现有道路的安全水平。
通过3~5年时间,全面构建交通安全理论体系;形成面向本质安全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与管控规范标准体系;依托示范工程,推进智慧感知、风险管控与阻断等方面专利成果的转化。
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创新人才培养
试点内容:深化交通与汽车、电信、软件等相关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组织创新团队,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加强车路协同复合型人才培养。实施本研一体化贯通培养。强化依托龙头企业、面向重大工程、校企协同的融技术攻关与创新实践为一体的智能车路协同系统人才培养。与国际顶尖大学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参与全球重大科研合作,围绕关键性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推进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智库建设。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构建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学科交叉、本研一体化贯通及国际合作。形成校企融合的合作模式,实现技术、资源、人员的融合。
通过3~5年时间,培养3~5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技术领军人才;建设6~8支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智库和创新团队,形成全球引领的智能车路协同系统人才培养品牌模式。
东南大学
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与长效服役技术研发
试点内容:构建新一代交通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监测体系,推动交通运行信息、路域环境和道路桥梁服役状态等数字化场景下数据自动采集与交互传输。建立多源异步数据融合与质量综合评定方法、服役状态主动监测评估与预警平台。构建基于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的养护决策多目标优化方法。研发交通基础设施长效服役性能提升技术。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基本形成包含交通运行状态、设施环境、服役状态等要素在内的一体化智能监测成套技术方案,基本完成试验场应用验证。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取得明显进展,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基础设施服役感知与预警评估能力有效增强。
通过3~5年时间,建成交通基础设施服役状况智能预警、灾害预测及全生命周期养管平台,建成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孪生运维系统。建成绿色长效交通基础设施养护技术体系,力争在养护方面形成相关技术标准研究成果。建成新一代交通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监测与长效服役性能提升技术体系,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研究成果。
快速道路管控与车路协同技术研发
试点内容:开展快速道路交通流感知、事故风险预警、运行主动管控、车路协同效能提升等关键技术研发,在典型地区初步实现探索应用,提升快速道路智能化管控与服务水平。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形成高速公路主动交通控制策略库,在高速公路交通流状况感知及交通风险动态辨识技术方面形成系统研究成果。在面向快速道路智能感知、分析、判断、决策、控制的技术研究及相关系统搭建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通过3~5年时间,在高速公路车路协同、智能驾驶的专用车道设计方面形成系统研究成果,高速公路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测试平台基本建成。在快速道路智能化管控与服务方面取得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
综合交通协同规划与虚拟仿真关键技术研发
试点内容:研究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网络构建、需求分析、仿真架构等理论,开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协同规划与虚拟仿真关键技术研究。开展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础数据库及共享平台研究,加强面向典型业务决策支持的虚拟交通系统应用,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融合发展。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综合交通体系协同规划与虚拟仿真关键技术研发取得有效进展。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时空基础数据标准化方面形成初步成果。完成虚拟仿真集成平台升级及开发测试,在部分地区完成小范围实践应用。
通过3~5年时间,综合交通体系协同规划与虚拟仿真关键技术研发取得显著进展,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虚拟仿真评估标准和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时空基础数据标准化方面形成系统研究成果。建成具备应用条件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协同规划与虚拟仿真集成平台,形成一批具备推广应用价值的典型案例。
智能网联技术研发
试点内容:推动智能网联交通技术创新,开发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测试与集成验证、人车路协同系统智能测试与集成验证、综合交通系统仿真与决策支持等功能模块,提升交通运输智能网联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智能网联交通技术创新研发取得积极进展,初步搭建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测试与集成验证、人车路协同系统智能测试与集成验证、综合交通系统仿真与决策支持等功能模块。初步建立多自由度驾驶模拟平台等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试验仪器设备使用效率明显提升。
通过3~5年时间,智能网联交通技术创新研发取得显著进展,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测试与集成验证、人车路协同系统智能测试与集成验证、综合交通系统仿真与决策支持等功能模块研发,初步实现小范围实践应用。在智能网联技术研发方面取得多项自主创新成果和典型实践经验。
现代交通运输人才培育
试点内容:拓展现代交通运输人才培育新领域,建立交通运输精品教学资源体系。创新交通运输领域领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交通创新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领军人才。推进交通运输领域国际人才培育。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基本实现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的全面接轨,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领军人才培养新模式。教学资源不断革新,基本实现开放共享。
通过3~5年时间,人才联合培养取得显著进展,培养高素质工程博士、MPA公共管理硕士、MEM工程管理硕士、优质师资人才、企业技术骨干人才能力大幅提升,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
集美大学
跨海通道工程建造关键技术研发
山东交通学院
陆上交通基础设施绿色智能建造与长期服役性能提升
智慧公路空地一体运营管理关键技术
交通类应用型人才培育
武汉理工大学
公路水路光纤智能监测网络技术研究
试点内容:开展公路水路光纤传感网、公路水路光纤传感大数据与云平台、公路水路全时全域智能监测系统研发,构建公路水路光纤智能监测网络技术体系。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基本建成大容量、长距离、多参数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网并实现初步应用。完成水路通航枢纽关键基础设施水下光纤监测,通航枢纽安全技术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3~5年时间,建成公路水路全时全域智能监测系统,全时全域光纤传感网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相关产品实现初步推广应用,公路水路智能化监测水平明显提高。
交通类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
试点内容:探索开展交通类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制度设计。在学科建设与组织模式、资源优化配置、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培养体制机制、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积极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交通类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制度进一步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更加优化,研究生教育质量明显提升。
通过3~5年时间,交通类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取得显著成效,交通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资源不足、培养质量不高、多元主体协同体制机制不顺畅问题基本解决,研究生教育水平全面提升,学位论文质量、就业发展质量全面增强,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形成一批创新性、实践性科研成果,在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
长安大学
公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技术研发与应用
试点内容:研发基础设施智能感知及数据解析技术、基础设施服役性能大数据集成分析技术。开展融合智能感知特性的道路材料设计方法、智能道路铺装结构设计研究。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公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理论方法研究取得显著成果,智能铺装结构设计方法体系研究基本完成。路面新材料、元器件与新装置研发取得突破,公路基础设施状态智能感知率超过30%,智能感知平均精度超过80%。智能感知路面材料研发取得积极进展,设施材料性能自感知平均精度、自修复平均程度明显提升。
通过3~5年时间,公路基础设施大数据集成分析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智慧基础设施智能感知技术实现推广应用,道路交通的安全服务品质与通行效率有效提升。
跨海桥梁智能运维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试点内容:研究基于真实荷载场的智能转译与数据传输方法。研发桥梁运营阶段多尺度、全耦合智能仿真分析软件,构建跨海桥梁基础设施智能运维系统。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在正常运行及极端状态荷载重构技术、桥梁实时在线评估及分级预警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完成桥梁空间多荷载场全耦合振动分析软件研发。跨海桥梁智能仿真、在线评估及分级预警功能基本实现,有效提升跨海桥梁科学决策支持水平。
通过3~5年时间,荷载重构精度、结构计算分析效率显著提高,桥梁智能仿真、在线评估及分级预警功能有效优化。基于数字平行的跨海大桥智能运维技术体系研究取得系统成果。在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和跨海桥梁智能化运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
典型路段运行风险主动防控技术研发与应用
试点内容:研发多目标实时监测与智能感知技术、交通行为预测与运行风险在线评估技术、高风险交通行为自助矫正与风险主动防控技术。研制典型路段运行风险实时监测与主动防控一体化集成设备。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初步研制形成具有人工智能、远程监测和在线防控功能的集成装备。在高风险交通行为数据库、交通行为辨识与预测、典型路段运行风险评估和主动防控、高风险交通行为自助矫正和路段—路网运行风险协同防管控等方面研究取得显著进展。
通过3~5年时间,在典型路段运行风险智能监测与主动防控设备技术标准取得显著进展。运行风险主动防控技术实现初步推广应用,道路运行风险和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频次有效降低,路网风险监测和防控一体化技术水平明显增强。
国际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试点内容:完善校企合作留学教育模式,打造精品师资团队与课程,加强交通类高水平人才培养。推动国际交通人才培训,探索国际合作留学生教育新模式。培育建设海外工程研究中心。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教学模式探索推广、国际交通人才教育及师资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形成多门双语/外语留学生精品课程。国际交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取得显著成果,形成一批高素质国际交通人才。
通过3~5年时间,面向国际的管理人才和海外工程企业专业人才的中短期品牌项目取得明显进展,中外合作办学初见成效,国际行业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数量显著增加。在来华留学品牌项目、双语/外语留学生精品课程、国际交通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
绿色智慧公路科研平台培育
试点内容:研究公路基础理论和关键共性技术。开展交通基础设施耐久建养、复杂环境交通灾害预警与系统防控研究。开展车路协同与规模路网高效运行、交通安全与人车路系统控制、交通低碳发展与能源清洁等技术研究。培育公路领域一流科研平台。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前沿技术研究融通发展、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在公路交通能源自洽效率提升、公路全周期综合碳减排、公路运输数字孪生体系核心关键技术等重点领域取得系统研究成果。
通过3~5年时间,绿色智慧公路技术研发取得新进展。自主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显著进展,公路领域科研平台培育取得显著成效。
-买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